CRSACD – About Us

中心背景

時間和空間在歷史研究中都是至關重要的因素。社會的高速發展與環境日新月異地變化會影響我們對早期社會的理解,進而做出偏頗的詮釋與分析。因此,收集前人所留下的民間文獻,從他們的角度而非官方的角度去理解他們的歷史是研究本地華人的重點之一,亦是近年來較為興起的研究方法。有鑑於此,東南亞華人文獻研究中心(Centre for Research on Southeast Asian Chinese Documents)成立於2020年,由廈門大學馬來西亞分校,廈門大學本部與新加坡國立大學三方合作的學術機構。中心以許源泰副教授為主任,鄭振滿教授與丁荷生教授為榮譽顧問。本中心獲得丁荷生教授、廈大馬校校長王瑞芳教授、Fiffy Baby Product董事長李秀梅和Khind Starfish Foundation基金董事長鄭秉吉Owl consultancy楊芳儀董事長撥款,致力於搜羅大馬華人民間文獻,並展開相關的人文研究,以及培訓年輕學子熟悉大馬華人歷史與文化。

宗旨

中心以匯聚和研究馬來西亞華人社會與歷史文獻為主旨,並通過走入鄉鎮實地訪談和田野調查,有系統地蒐集馬來西亞華人新村、鄉鎮、漁村等所有的華人文化單位之民間文獻。這些數據將與其他中英文檔案資源整合併一起輸入進數據庫以彌補官方檔案、文獻資料的空白與不足。中心將建立馬來西亞“華人新村”、“華人會館”、“華人寺廟”以及“華人墳山”四大數據庫。同時,中心也會在新加坡歷史地理信息系統(SHGIS)與新加坡華人傳記數據庫(SDBD)建立馬來西亞歷史地理信息系統(Malaysia Historical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 “MHGIS”)、馬來西亞華人傳記數據庫(Malaysia Biographical Database, “MBDB”),以此將大馬定位為人文數碼的主要參與者,並在未來推廣到東南亞華人的研究數據庫與網絡平台。最終,中心將會免費分享四大數據庫的研究資源並設置了“學者專頁”和“交流平台”,為全世界有興趣研究馬來西亞人文項目的專家學者,乃至是民間學者提供交流意見的平台。

意義

中心的創新特點有三。其一,教授們將帶領來自各國的學生在馬來西亞鄉鎮進行實地田野調查,培養學生對歷史研究的熱情與技能,為馬來西亞華人研究培養新的生力軍。其二,研究的同時也能藉機向各國學生展現馬來西亞地理環境因素對區域史與跨國網絡的影響,使其對馬來西亞的歷史有更深入的了解。最終,通過呈現馬來西亞與中國華南、東南亞地區的宗族、方言族群、商家/船號和地方諸神廟宇,我們得以自下而上地解讀馬來西亞的區域史和文化史,為自上而下建立英殖民政府和獨立政府的敘事方式提供另類的研究視角,豐富馬來西亞華人研究之深度。

Enter Your keyword